對一些人來說,GRE可以是Gloom + Resentment + Elegy; 而對另一些人來說, GRE可以是Glory + Resplendence + Elegancy。
我并不是一個靠"吃得苦中苦"取得理想成績的中國式學霸,如何制定一個長期周密、環環相扣的學習計劃對于我來說從來都只是《"別人家孩子"故事集》里的某個篇章。一直以來,我所信奉的學習方法都屬于"靈活多變,量體裁衣"型,考試成績達到要求就好,對神奇寶貝級的高分并沒有太多執念。我在6月16日第一次考GRE的分數是322(V155+Q167),跟牛人們理想主義的330+相比只能算是現實主義的分數,所以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比較適合和我一樣希望通過短期學習備考達到一個比較理想、足以為申請所用的成績的好G友們參考。
從今年3月份決定考GRE,開始準備報考到6月16日正式考試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去掉前期用在對考試概況的了解和一些漫無目的瀏覽的時間,真正用于背單詞、做題、密集備考的時間有2個月。第一次上強化班的時候,聽老師講備考GRE至少需要1000多小時,按每天8-10小時計算,沒有3-4個月都是不夠的。當時我打開手機日歷數了數日子,眼前頓時有一群烏鴉飛過,因為要達到1000小時我就要在剩下的日子里每天學習16-17小時,而這于我而言顯然是 Mission Impossible, 相信除了衡水中學走出來的斗戰勝佛們外,能達到此般修為的人也不會多見。接下來,老師又說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要用來背單詞。這時,眼前的烏鴉退去,有一群" 德芙"飛來--背單詞,一定要盡最大可能提高效率!
接下來,一個月的單詞戰開始了。由于初高中、四六級英語的成績都不錯,加上專業四級和托福的磨練,以及多年來歐美流行歌曲和影視作品的補充,我的詞匯儲備還算是和我們偉大的GRE有不少交集。所以為了節約時間,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剔除掉那些"四六級必備"的詞匯書。就這樣,我發現了《GRE核心詞匯考法精析》("再要你命3000"》。也是這本書幫助我順利地學會了GRE主要的核心詞匯,完善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樣,也適合廣大希望有針對性地學習生詞的同學。
我認為VERBAL部分的填空基本上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詞都認識,便可做題",而閱讀可以說是"你若安好,也可能是陰天;詞都認識,也不一定能做題"。相比之下,填空部分較容易得分,一定要提高準確率,以此彌補一下閱讀上的劣勢。而任何一道填空題都無法回避同義詞、反義詞的比較辨析,6選2題型尤為明顯。于是在第一輪背單詞的時候,我選擇了一個和以往"投機取巧"的方法最大相徑庭的笨功夫--總結所有詞條的同義詞和反義詞。背過GRE單詞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同一個意群經常包含多個單詞,有一些存在細微差別,有一些只是由于來源不同詞形相異,其實葫蘆里賣得一種藥,內涵完全相同。這些詞如果孤立地背不僅會占據大量寶貴的時間,而且容易將詞形相近而含義不同的單詞混淆。"再要你命3000"的詞條設置非常適合"意群記憶",每個單詞不僅配有韋氏詞典釋義的中心詞,同時還附加了同義詞和反義詞的補充,使同一本書不同字母表下的單詞也由相近或相反的含義串聯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背詞的效率。起初,這樣背單詞顯得非常耗時耗力,但堅持下來的話就會愈加輕松,諸如"辱罵"、"放棄",、激怒"、"減輕"這些意思跟一大串重點詞匯會被不斷加深印象。而這些詞匯在真正的考試中也會高頻復現,讓你一邊做題一邊證明它們的重要性。"再要你命3000"的另一個好處是與時俱進,直接和新GRE考試掛鉤,隨著每年各月份考試題目陸續更新,所收錄詞條的數量和釋義也會經過補充和完善。
在結束了第一輪學習后,我的詞匯量和對不同義項進行辨析的能力都有了很大進步。做老GRE的填空題和經典的"閱讀36套"也越來越有章法,越來越沒有畏難情緒。于是,帶著對該書作者的崇敬之情,我報上了"GRE考前沖刺班",見到了琦叔本人--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老師!琦叔課程的信息量也跟他的大作一樣,讓人一接觸就覺得相當充實,在此做一個大大的推薦。課后復習重點詞匯的時候也可以一邊回放課堂錄音,一邊拿著沖刺班的講義勾勾畫畫,并且結合題目強化一下解題的邏輯思路,這也是我在考前最后兩天所做的工作。
第二輪的學習就要結合OG、PP2等官方資料一邊進行模擬一邊加深對核心詞匯的記憶,由于現有的習題資料非常有限,對我們這些從小受應試教育摧殘,一直強烈譴責"題海戰術",但沒了"題海"又不知所措的學生們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閱讀和填空的那些老G的真題雖然可以重復做多次,但是一部分同學容易先入為主,受之前錯誤答案的影響;另一部分同學則是機械地記住了正確答案,帶著答案去看題目,這樣就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水平的認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做題水平取得了質的飛躍,一用機考題模擬就馬上原形畢露。我個人認為這些題目做5遍并沒有必要,其實一開始做完一遍馬上再重新看一遍,及時地強化正確思路并盡可能抵消錯誤答案的影響,過一段時間再重新做一遍,總共3遍就足夠了。繼續做下去,基本就是看見題目前幾個單詞就直接瞄準答案,已經不存在任何思考過程。于是乎,在這個題也沒得做,耐力也受到考驗的瓶頸階段,我又重新拿起了"再要你命3000"。背單詞就是要不斷重復,而且每次重復的時候都會有新的發現,就好像一首經典歌曲即使聽了幾十遍,也還會發現自己先前未曾察覺的細節處理方式。到考試之前,整本詞匯書大概連續重復過了10遍左右,從第一遍連背帶抄,到第2到4遍只抄不熟悉的詞,再到5遍以后只是瀏覽來熟悉詞的"形狀",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隨時發現的問題來調整記憶的方法。最后幾天,就是隔天做一套 PP2的模擬,另一天分時間段復習寫作,閱讀和填空。補充一點,就是中國學生引以為傲的數學。新G的數學雖然比我們中學階段各種虐心的題目簡單很多,但也不能太過大意,否則還是會出現個別審題或是理解上的錯誤。在真正考試的時候,緊張情緒是在所難免的,但只要是經過充分準備的同學,一定能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樂觀面對就好。
回想整個備考GRE的過程,確實經歷了大學三年來少有的低調和寂寞。但為了自己的選擇,為了自己的未來而付出的那些時光,終有一天會化作回望青春歲月時一張微笑的臉龐。祝愿所有正在為留學奮斗和即將踏上GRE闖關之路的同學們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堅持不懈直到最終的勝利。也許有一天你會恍然發現,那些曾經使你望而生畏的
Gloom + Resentment + Elegy,正是豐富了你人生的Glory + Resplendence + Eleg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