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摘要題是一種6選3的多選題,出現在閱讀文章的最后一題。這類題目的答題指引(directions)如下:
An introductory sentence for a brief summary of the passage is provided below. Complete the summary by selecting the THREE answer choices that express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in the passage. Some sentences do not belong in the summary because they express ideas that are not presented in the passage or are minor ideas in the passage. This question is worth 2 points.
根據directions,得到如下信息:
1)3個正確答案
2)正確答案的信息對應原文的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3)錯誤選項的信息與原文不符、或在原文中為minor ideas
4)本題2分
補充:
1)考試中,三個正確選項沒有順序要求
2)3個正確選項全對,得2分;選對2個正確選項,得1分;選對1個正確選項或全部選錯,得0分
正確選項長啥樣?
1)概括原文某段內幾句話、或原文一段話、或原文某幾段話、或全文內容
# - 1 - 概括一段or幾段內容的選項
下面舉例來看一下這種情況的選項
TPO2 - Desert formation的主旨摘要題:
Growing human populations and the agricultural demands that come with such growth have upse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some areas and led to the spread of deserts.
本選項總結了原文第五段的主要內容。
第五段是全文轉折后的第一個點:semiarid lands(本選項里的some areas)本身生態平衡非常的delicate,而人口增加后,對食物和能源的需求就會大增。所以這類地區受到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在旱季,這種地區面對壓力的調節能力較差,就會發生沙漠化,最終變為沙漠。
Excessive numbers of cattle and the need for firewood for fuel have reduced grasses and trees, leaving the land unprotected and vulnerable.
本選項總結了原文第七、八段的主要內容。
第七段說的是半干旱地區本身特別依賴畜牧業,所以放牧過多就會導致植被減少,發生沙漠化。
第八段的前半部分講到,木柴firewood是一種燃料,人們對它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致砍伐增加,隨之而來的植被減少,會影響地區的環境。
# - 2 - 概括某段內幾句話的選項(出現較少)
TPO4 - Cave art in Europe的主旨摘要題:
Some researchers have argued that the cave paintings mostly portrayed large animals that provided Upper Paleolithic people with meat and materials.
本選項對應第四段的第一個信息點:
第四段分別提出了三個證據,證明洞穴繪畫上的動物有著象征性的意義。其中第一個點就是這些畫上的動物,是那些能夠給Upper Paleolithic時期的人類提供食物和生活材料的動物,對應這個選項。
# - 3 - 概括全文內容的選項(出現較少)
TPO2 - The origins of cetaceans的主旨摘要題:
Recent discoveries of fossils have helped to show the link between land mammals and cetaceans.
鯨類起源這篇文章整篇都在講述: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處在陸地哺乳動物及鯨類動物之間過渡階段的生物的化石,能夠證明現在的鯨類動物(cetaceans)和陸地居住哺乳動物(land mammals、walking mammals)之間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幾個正確選項出現信息的重疊(出現較少)
有小部分小結題,幾個正確選項的信息可能同時對應著某一段落。
舉例
TPO3 - Deer populations的主旨摘要題:
選項1:In the long term, black-tailed deer in the Puget Sound area have benefitted from huma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natural predators, and more and better food in deforested areas.
選項2:Although it was believed that human settlement of the American West would cause the total number of deer to decrease permanently, the opposite has occurred for certain types of deer.
本文第四段說:隨著人們改造了環境,鹿群數量減少,比如白尾鹿。但是黑尾鹿的數量卻不降反升。
這兩個正確選項都提到了黑尾鹿數量增多的信息,都包含了第四段的內容,出現了信息的重疊。
錯誤選項長啥樣?
1)與原文信息不符,或者未在原文提及
例子眾多,幾乎每道小結題都會出現這種錯誤選項。
2)與原文相符,是非常具體的例子,并非文章或段落主旨
舉例
TPO2 - Early Cinema的主旨摘要題:
Slide-and-lantern shows had been presented to audiences of hundreds of spectators.
原文在第四段,舉出了好多個能在眾多觀眾面前表演的節目,slide-and-lantern shows是其中之一,并非段落主要內容,也不屬于文章主要論述的movies的范疇。
3)與原文相同,但是前后文都沒有圍繞該信息展開討論,并非文章或段落主旨
舉例
TPO2 - The origins of cetaceans的主旨摘要題:
選項1:Pakicetus is the oldest fossil whale yet to be found.
本選項對應第二段的兩個句子:“In 1979, a team looking for fossils in northern Pakistan found what proved to be the oldest fossil whale. The fossil was officially named Pakicetus in honor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discovery was made.”但是后文并未對“oldest”這個信息進行展開描述,所以這個選項并非important idea。
選項2:Ambulocetus’ hind legs were used for propulsion in the water.
本選項對應第五段的部分信息。第五段論述的是Ambulocetus natans這種whale化石,并在倒數第三句話“The large hind legs were used for propulsion in water.”提到了這個選項的信息。但是前后文并未重點描述legs的作用,所以“legs用來做甚”并非文章的important idea。
知道了選項的樣子,如何更快判斷?
想要沖擊閱讀滿分的同學可以重點練習小結題,并且訓練自己對段意、段落結構和文章結構的把握。基礎較差的同學,先把前面小題的正確率搞定,再追求小結題的正確率。
先來看兩個數據,數據來自TPO1-10的小結題。
統計結果1
86.6%的錯誤選項與原文信息不同
13.3%的錯誤選項與原文信息相同,但是相比于正確答案的信息較次要
結論1:先判斷正誤,再確認主次
如果一次考試3篇閱讀文章最后的題目都是小結題,錯誤選項的個數為:3 × 3=9個。
其中,只有1個錯誤選項(9 × 13.3% = 1.2)會出現與原文信息相符、但比較次要的情況。其次,主次的判斷往往比較復雜,對段意總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排除選項時,建議先確認選項與原文是否一致,再判斷所謂的“主次關系”。
當然,如果你對文章主旨把握的非常準確,看到某些選項,能夠準確判斷“不論正確與否都不是important ideas”,也可以直接排除這些選項。
統計結果2
81.1%的正確選項,可完全根據兩個信息來源得出:(1)之前做題時、在解題過程中所閱讀的信息;(2)之前出現的題目的答案
18.9%的正確選項,完全無法對應上面兩個信息來源
結論2:做好小題是關鍵
如果一次考試3篇閱讀文章最后的題目都是小結題,錯誤選項的個數為:3 × 3=9個。
其中,只有1-2個正確選項(9 × 18.9% = 1.7),我們無法根據前面做小題時閱讀的信息和答案來做出判斷。為了選對這些選項,我們需要把之前沒有閱讀的句子和段落再讀一下。
由于這類選項占分極少(1/30),而且判斷起來比較麻煩,對閱讀水平的要求較高,所以,如果閱讀分數在25分以上,或者試圖沖擊閱讀滿分,那么可以嘗試保證這1.7個答案的準確率。如果目標分數并不高,或閱讀水平不足,建議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小題。
主旨摘要題的做題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半學霸版
1)根據對前面做小題時閱讀的信息、以及小題的題目和答案的印象,選出6個選項中與原文一致的選項,排除與原文信息直接相反的選項。若印象模糊,可重新閱讀原文和題目;
2)如果此時只選出3個選項與印象中的信息一致,直接作為答案;
3)如果此時選出3個以上的選項與印象中的信息一致,那么根據選項的信息,回到相應的段落,判斷選項的主次關系
學霸版
1)根據做題時的印象,留下與印象中信息一致的選項,排除與印象中信息不一致的選項;
2)回到原文,判斷留下的選項是否是對應段落的概括內容;
3)若存在無法根據第1)步判斷的選項,結合該選項的信息,回到原文瀏覽并找到出現該信息的段落,結合其內容,判斷該選項的正確性與主次關系;
4)綜合6個選項的情況,選出最優的3個選項作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