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的本質是考查學生作為英語非母語使用者,最基本的英語語言使用能力即usage of language (not Art of Language而非語言藝術)。在閱讀這個部分,無非考查學生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文章由段落構成,段落由句子結合邏輯構成,句子由詞和詞組結合語法構成,即:文-段-局-詞 四個維度。類比人體,人(文)由各個器官(段)組成,器官由組織(句子)構成,組織又由最微小也關鍵的細胞(詞)構成。因此,閱讀最小的單位就是詞,最大的單位就是文。我們從四個維度分別解構題型的本質。
詞:(詞匯題)
考查詞匯,首先重“量”。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寸步難行。---詞匯題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考查單詞的直接含義,如果認識該單詞與選項,幾乎可以立刻匹配,秒選正確答案。如果同學在這一部分出現問題,務必好好積累詞匯量,詞到病除。
除了量,還需要考查學生能否理解該單詞放入文本環境(context)后產生的細微、甚至與原意大相徑庭的引申含義。---詞匯題中真正造成困擾的部分正是考查單詞文本含義的,需要考生將單詞放入語境細致考查是否通順,才能選出答案。
詞匯題每篇至少3題,一套閱讀至少9題,占總題量近25%,可見詞匯之重要。而詞匯更是閱讀最小也是最基礎的單位,如果詞匯不過關,隱患無窮,導致其他題目做錯,實在是首要中的首要。
句:(句子改寫Paraphrase,句子插入insert,句子目的purpose,事實信息題Facts,否定排除題non-facts,推理題infer)
句子改寫題Paraphrase:考查單個句子的理解。要求學生去對單獨一個句子(通常是長難句,長在哪?難在哪?)理解后選出選項中意思最接近的一項,即在不改變原句核心含義的前提下改寫原句。想要改寫一個句子,其必要條件必是對該句子徹底深入的理解,抓住核心內容,理清句子邏輯。
句子目的題 Purpose:一個句子除了有表義性(傳遞信息),還有“結構性”(服務作者的寫作意圖)。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作者為什么要提到....考查學生對作者寫作意圖、句子功能的理解
句子插入 Insert:在理解單個句子的基礎上,考查學生對多個句子內容及關系的把握。將一個句子插入到段落中合適的地方,必然要考查學生對“被插入句子”本身及上下文多個句子之間內容和邏輯上的聯系。
事實信息題Facts與否定事實信息題non-facts:在具備了理解單個句子及多個句子含義、功能之后,考查閱讀能力的核心要素“提取信息”即“獲取知識”的能力(看書讀報的目的不就是獲取信息嗎?)對于“提取信息”從兩方面考查----“是否準確”與“是否全面”。
“是否準確”---即事實信息題,基于原文,獲得信息,回答針對一個事實信息的提問,如果答對了,即可認為你獲得的信息是準確的。
“是否全面”---即否定排除題。原文可能提供對于一個主體多方面多層次的介紹,在大量信息中把回答問題所需要的信息全部篩選出來,把不符合要求的答案去除,體現了對信息掌握的全面。
推理題 Infer:在獲取原文提供的最基本的信息后,能否通過邏輯思維做出最基本的一些推理或判斷?
如:根據“人類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的”是否可以得出“人類是胎生的”這一結論?
段:(段落主旨題Main Idea, 段落結構題 Organization , 段落關系題 Relationship)
古人寫作,原本是沒有段落,也沒有標點之分的。將多個,內容上服務于同一主旨,的句子,按照一定的秩序(結構)排列起來,就形成了段落。考生能否理解一段話想表達的主要觀點?這需要一定的總結能力;能否發現該段句子究竟以什么秩序(結構)來排列?
而兩段話之間,又從內容上有什么樣的聯系?
文:(全文主旨題,多選匹配題)
托福閱讀中其實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對全文內容理解的考查,或者說非常的少。之所以將全文主旨題和多選匹配羅列于此,僅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該類題目需要讀完全文后才可作答。而實質上,全文主旨題其實還是對多個段落內容的總結;多選匹配是對討論對象信息的提取,與事實信息題即為相似,只不過要從全文范圍的內找信息。
做題過程中比做題更重要的是什么?
1. chain of thoughts 完整的思維鏈條至關重要
2. Flexible Mind 彈性思維,靈活地閱讀,靈活地處理問題,絕非依葫蘆畫瓢
3. 良好的做題習慣(如讀完全部題干,不跳讀;圈畫關鍵詞;不漏讀選項等,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