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架空的,有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今天要給大家補充的就是這個時代背景。了解下TPO考察的時間范圍,可以把這個時間跨度簡單總結為:pre-history, ancient Greek&Roman period, the Middle Ages, the Renaissance, 18th century till now
每段時期都有鮮明的歷史特點,而這些獨有的歷史特點,自然造就了每個時期獨有的藝術特征。現在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 Pre-history
看到pre這個前綴,就知道,這肯定是最早期的藝術了——史前藝術。首先,史前有藝術這事就挺神奇的,那時候的人們都吃不飽穿不暖,怎么還會有閑工夫玩藝術,而且那么久的時候,居然留下來了。
從這兩個簡單的質疑,其實就引出了史前藝術的特點,一是創造藝術的地點,二是內容。因為需要存留夠久,我們現存較完整的史前藝術作品是在洞穴中創造的,內容上,自然不會脫離他們的生活,主要是和人類打交道最頻繁的動物為主。
隨著人類生產工具的進化,除了繪畫,人類開始探索另一種藝術形式——建筑,比較著名的史前建筑有英國巨石陣和埃及的金字塔。關于人類進行藝術創作的動機,并不明確,畢竟也過去了這么久
相關術語:
cave art
architecture
Stone Hedge
Egyptian Pyramids
the Neolithic age
the Paleolithic age
he Bronze age
# Ancient Greek & Roman period
古希臘羅馬藝術的燦爛,是藝術知識再匱乏的童鞋都會有所了解的。而這一時期的藝術跟神話是息息相關的,繪畫與雕塑作品的很大一部分題材都來自于神話故事里的眾神們。風格上,以寫實為主,從容貌到形體,都追求真實肉體的美。
古希臘另一個值得大家了解的就是哲學,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T31L1),亞里士多德(T2L3),留下了影響深遠的學說。
雖然羅馬消滅了希臘,但許多方面都受到希臘的影響,如神話,哲學,建筑,甚至政治理念。所以希臘神話的眾神,到了羅馬神話,都安上了新的名字。如希臘神話的天神宙斯(Zeus),到了羅馬神話就變成了朱庇特(Jupiter),需要好好敲下黑板,Jupiter不是Cupid,所以不是愛神= =。再發散一下,Jupiter這個詞是不是很熟悉呢,沒錯,就是木星嘛,木星為什么跟羅馬的主神有關呢,因為木星是八大行星里個頭最大的行星。其他的行星名字也是由羅馬神話的眾神名字得來,比如Mars,就是戰神,而天王星Uranus,是因為他是Jupiter的爸爸,比主神還厲害的,當然就是天王咯。
其實希羅神話大家有興趣的還是可以多了解一下,如同四大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希羅神話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篇章,TPO對于神話的討論也不少,更不用說其他閱讀作品中對希羅神話的各種reference了。年輕人嘛,多看點書總是好的(^.^)
相關術語:
mythology
philosophy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realism
portrait
sculpture
# the Middle Ages
提到中世紀,大家想到的一個詞應該是黑暗吧,什么科學家被火燒死啦,什么黑死病啦,感覺大家過得不太幸福,這段時期的藝術也是比較蕭條。TPO聽力對于這段時期的藝術沒太涉及,只在一些歷史類文章里稍有描述(T18L3)。
對于這段歷史,大家把握一個關鍵詞,就是“宗教”。這段時間宗教統治非常嚴厲,相比于希羅時期對健康肉體的崇尚,中世紀追求的是禁欲,靈修,什么事都得遵照神的旨意,神說地球是中心,那就是中心(T21L1, T18L1)。神權是超越一切的存在,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建筑,都是為了鞏固神權,弘揚不斷向上攀升的精神升華。所以繪畫上,這些宗教人物表情肅穆,給人以距離感,建筑上,形成了獨特的哥特式風格。
而民眾的生活,艱難困苦,物資貧乏(T15L3, T8L3),但試圖通過宗教得到救贖,獲得來世的幸福。社會財富則通過各種手段聚集在教堂與神職人員手中,所以人們花重金在宗教藝術上,也不足為奇了。比如TPO中提到過的,珍貴的藍色顏料,花在對圣母和圣父的繪制上也毫不可惜(T46L3),復雜的染色玻璃,是當然要獻給教堂(T16L4)。
這種壓抑的生活,也不是長久之計,在宗教神權的長久籠罩之下,人們終于覺醒渴求解放,迎來一段輝煌的時期?
相關術語
stain glass
Gothic architecture
pigment
scribe
monastery
# the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的出現,既是人們壓抑已久的結果,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復興,主要是借由重新欣賞希臘羅馬文化,把人與神極度失常的位置拉回一點點,神確實值得尊敬,但沒那么遙不可及,死后上天堂確實充滿誘惑,但現世的充實與幸福也值得追求。
所以,人們用比較溫和的方式,重新用藝術去詮釋宗教(T45L1)。這一時期的肖像畫雖然大部分依然是宗教人物,以及希羅的神話人物,但和中世紀的繪畫相比,這個時期畫筆下的神表情更柔和,與人更貼近。
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代表人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崛起,掀起了新的趨勢,那就是個人主義。這些畫家雕塑家,身份和我們想象中很不一樣,中國的藝術家,是一種高山流水的存在,大部分是為了修身養性,而歐洲的藝術家,是種職業,業務精湛的甚至可以發展為一個公司,如拉斐爾(T41L3)。藝術家們服務的對象可以是神職人員,也可以是有錢的贊助人(T16L2),作品的內容自然也不僅僅局限于宗教,也可以是世俗生活(T45L1)。
因為各地展開的宗教改革,便得教堂對信徒的控制越來越低,怎么辦呢,得想辦法把他們吸引回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美的事物,所以教堂用各種復雜的裝飾,讓人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這股建筑的風潮就叫“巴洛克”,本質其實是為了鞏固君權。
倫勃朗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荷蘭畫家,也是TPO提到過的一位畫家(T5L3),他雖屬于巴洛克時期,卻不以神和宗教作主題,更多的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比如最著名的《夜巡》。
相關術語
Da Vinci
Michelangelo
Raphael
individualism
patron
secular
Baroque
# 18th century till now
時代的車輪繼續滾滾向前,經濟進一步蓬勃發展,藝術上發展出各種流派,如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等。藝術的觸角延伸得更加廣泛,繪畫的對象不只局限于人,也可以是景,風格不止是追求真實,也可以抽象。眾所周知的印象派,由于繪畫工具的升級,走到戶外,對光進行了細致的捕捉和研究。代表人物莫奈的干草垛系列,展現了不同光線下的景。印象派畫作的突出特點就是近看渣渣,就是些不同色彩的凌亂的點,遠看頂呱呱,光影重疊,栩栩如生。
另外,畫家們對個人感受更加注重,而不僅僅是為了服務于他人,作品有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印跡,如印象派后期畫家凡·高的作品。
在走向現代藝術的路途中,我們還有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蘋果公司廣告借用了此創意)
畢加索的立體派
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派(是不是在很多衣服上見過)
達利的超現實主義
現代藝術的創作越來越多樣,并不局限于傳統定義,如達達主義(T34L1),藝術的評價標準也越來越主觀,早已不是以前的“畫得好像”那么簡單。
相關術語
neoclassicism
romanticism
impressionism
Fauvism
Cubism
surrealism
Dadaism
最后的最后,如果大家真的對藝術史感興趣,有哪些了解渠道呢?還是給大家推薦一些吧:
-蔣勛《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
-顧爺《小顧聊繪畫》(比較搞笑,被知乎懟得比較慘,如果需要比較準確的史實,就不要看這本了
-可汗學院(網易公開課上有)
-BBC紀錄片 Modern masters